網路發展史
Q1: 複製以下英文, 同時寫下個人的心得
Stand next to the talent. You will need: Curiosity. Kindness.Stamina .A willingness to look stupid(大智若愚)

Q2: 提供使用電腦之IP (1.  (Win + R:打開執行視窗。2. cmd   3. 執行 ipconfig)

Q3: 本次課程中任何有興趣之內容或心得

talent /ˈtæl.ənt/
Curiosity/ˌkjʊr.iˈɑː.sə.t̬i/
Stamina/ˈstæm.ə.nə/
willingness /ˈwɪl.ɪŋ.nəs/
遠離負面的人與事

二戰後美蘇進入冷戰,資料存放在單一地點有被摧毀風險,解決方案是分散地點儲存並備份。然而,分散存放有資料傳遞和整合的困難。美國國防部和學者們致力於研究將各地電腦連結,最終在1960年代發展了ARPANET,將四所大學的電腦成功連結起來


網路技術的概念

電腦網路是指在不同資訊設備間,依照通訊協定連接,讓彼此能互相傳遞訊息、資料與共享資源的設計。

利用傳輸媒介(如光纖等)將不同的電腦系    統及周邊設備連接起來,再以適當的硬體 (如網路卡)和軟體(如網路作業系統) 的輔助,建立電腦間的聯繫管道,就可以達成交換資訊,共享資源的目的。


傳輸控制協定及網際網路協定

不同網路之間由於沒有相同的格式規範,造成資料無法傳遞。由文頓•瑟夫和羅伯特•卡恩兩位專家共同提出的傳輸控制協定及網際網路協定(TCP/IP)漸漸地被大家接受,於 1990 年代開始蓬勃發展並沿用至今日。


協定(Protocol):讓電腦之間可互相溝通的語言。

網路常見的協定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將資訊從網站伺服器傳送到網頁瀏覽器。

HTTPS (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使用Secure Sockets Layer (SSL) 系統,將網站伺服器和網頁瀏覽器之間的資訊交換進行加密與解密。


網路位址

通訊協定中的 IP 位址, 就相當於電腦在網路上的住址, 目前常見的版本是網際網路協定版本 4 (IPv4),IPv4 位址是由四個數字來表示,每個數字的範圍是 0 ~ 255,中間用「.」來區分。


IPv4 與IPv6是什麼?

IPv4位址有42億個,已不足以應付網路快速擴張,因此制定了IPv6,使用16位元組,每組以冒號隔開,總共提供了340兆×1兆×1兆個位址,相當於每人分配約5萬×1兆×1兆個位址。


網域名稱伺服器(DNS)

由於IP 位址單單只有數字較無意義且難以記憶,因此後來發展出了由英文字母組成的網域名稱(Domain Name),網際網路DNS 系統的工作原理和電話簿類似,管理名稱和數字之間的對映關係,DNS 伺服器將名稱請求轉換為IP 位址,以控制最終使用者在網頁瀏覽器中輸入網域名稱時要連接的伺服器。

ping www.dcsh.tp.edu.tw
Ping www.dcsh.tp.edu.tw [120.112.5.49] (使用 32 位元組的資料):
回覆自 120.112.5.49: 位元組=32 時間=2ms TTL=59


DNS與IP運作


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網路系統是什麼呢?

全球資訊網是一個含有超連結(Hyperlink) 的文件及其他多媒體資料的系統,讓使用者能夠透過網頁瀏覽器去查看這些內容,並能點選網頁上的超連結再開啟相關內容。由英國人提姆•伯納•李於1989 年發明,至今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網路系統。


網路傳輸技術與設備

隨著網路傳輸技術的進步,上網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來連上網路。


典型的網路應用:

傳遞訊息: email / LINE. 資源共享: google drive分享文件或檔案. 瀏覽網路資源: 瀏覽網頁


典型的網路硬體設備

網路伺服器是網路上的核心設備,簡稱伺服器(server)。主要功能是監控網路、驗證使用者身分及提供各項服務(如網頁伺服器) 。

終端設備指使用者所使用的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

終端設備連上網路後,就可運用伺服器的各種服務,與其他的端點分享資源。


網路卡(NIC)  是上網必備的硬體設備,每張網路卡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稱為實體位址。


數據機(Modem)

俗稱小烏龜,可以作為本地網路和外網之間的橋樑,對資料進行編碼和解碼,通常由寬頻供應商提供設備。主要功能是將「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做轉換。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部分數據機甚至還有路由(Routing)、傳輸無線網路訊號等功能。


無線基地臺(Wireless Access Point)

主要的功能是傳輸無線網路訊號。是以無線的方式連接多部電腦設備,與有線電腦設備之間訊息交換。


路由器(Router)

主要功能是選擇資料從來源端傳送到目的端的最佳路徑,並依此路徑進行傳送,具有傳輸資料及路徑選擇的功能,可替資料傳輸選擇最佳的路徑。 。


集線器(hub)用來集中管理網路線,具有連結、重新分配及擴大訊號的功能,連接區域網路內多部電腦設備,同一時間允許兩對以上的連接埠交換訊息,已逐漸取代集線器。。 


交換器(Switch)

主要功能是將接收到的資料正確地傳送到對應的目的端電腦。 ★其他電腦並不會接收到此資料。


中繼器(repeater)  用來增強訊號,以彌補訊號傳輸距離限制的裝置。


橋接器(bridge)用來連接同一網路中的不同區段,可過濾資料封包、辨別資料封包的目的位址,以提高傳輸效率。


閘道器(gateway)是用來連接使用不同通訊協定的網路。


IP分享器是用來讓區域網路中的多臺電腦共用同 一個 IP 位址上網。


網路連結裝置並非均各自獨立為單一設備,許多單一產品即兼具多種功能,例如市面常見的無線基地台即多數有交換器與IP分享器等功能。


電腦網路傳輸媒介分為有線及無線兩類。

有線傳輸 WIRED

雙絞線(Twisted-Pair Wires)

最常見的有線傳輸媒介,由兩兩相互纏繞的銅線所製成,傳輸速率最高約 1000Mbps,雖然它最長傳輸距離僅約 100 公尺,線路較長時傳輸效率會下降,但它佈線方便且價格便宜,適合家庭、學校、或其他室內小空間使用,常應用於區域網路的佈線。


電話線

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 上網即是透過電話線路來傳輸網路訊號,只要個人電腦利用雙絞線連接 ADSL 數據機,便可利用電話線來連上網路。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

有線電視系統(俗稱第四台)提供的上網方案通常採用同軸電纜,是使用銅線,並外包一層絕緣體所製成,以作為傳輸線路。只要另外安裝電腦專用的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即可使用有線電視的纜線來傳輸網路訊號。


光纖(Optical Fiber)

光學纖維是一種由玻璃或塑膠製成的纖維,是利用光在纖維中反射進行資料傳輸的工具,特性是傳輸距離長、傳輸速率快且訊號不易衰減,常用在架設高速網路。


無線傳輸 WIRELESS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種無線網路技術,可在無線存取點的涵蓋範圍內提供網路連線,常見於家庭、學校等室內或特定的小型室外空間。


行動網路(Mobile Network)

行動網路涵蓋範圍較廣, 包括2G、3G、4G( 第四代行動網路,目前覆蓋率最高) 和最新的5G。4G 下載的速率高達100Mbps,5G 更高達10Gbps,待技術及設備更臻成熟,5G 覆蓋率和使用率將會逐漸提升。


無線射頻辨識(RFID)

無線射頻辨識(RFID)是一種無線傳輸技術,只要在物體上設置標籤(tag),讀取設備便能在一定的範圍內讀取標籤內的資訊,達到辨識物品的目的,感應磁卡是生活中最常見的RFID 應用之一。


藍牙(Bluetooth)

藍牙為無線傳輸技術,最早於1990 年代末期推出,當時因傳輸距離短、價格高而未受到廣泛應用,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從藍牙2.0 到現在5.0 版本,可傳輸距離已超過100 公尺,傳輸速率也大幅提升,且不易受干擾。常見應用包括:藍牙耳機、喇叭、鍵鼠組,以及遊戲手把等。


Mesh Wi-Fi是什麼

若是在空間較大、牆壁隔間較多、或是有多樓層的場合就非常適合選用Mesh Wi-Fi,其優點是可以無縫漫遊,讓我們在移動到不同區域時會自動連線到最近的Mesh Wi-Fi 機器,即使遇到當單一台機器故障,另外幾台機器仍可以提供Wi-Fi 訊號。


微波(microwave) ,一種無線電波,只能直線傳輸。應用在衛星定位(GPS) 導航、即時電視新聞的轉播。 


廣播電波(broadcast wave) ,穿透力強, 不受限於特定方向,也不易受天候影響, 如藍牙、Wi-Fi 等都用來作為傳輸媒介 。  


紅外線(infrared) ,以紅外線光波來傳送訊號,傳輸距離超過 1 公尺,如電視遙控器 。 



網路上常用的軟體,可分為網路作業系統及網路應用軟體兩類: 


網路作業系統: 負責網路上的資源分配、安全控制及網路管理等。常見的網路作業系統有:◼︎ Windows Server ◼︎ Linux ◼︎ Unix  


網路應用軟體: 提供使用者使用各項網路服務的軟體,如:瀏覽器、電子郵件、搜尋引擎、視訊軟體及 Apps 等。


: TCP IP協定的運作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TCP IP協定的運作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