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水道,滬尾水道,巴爾頓1899淡水老街生死一條街
第二,基隆水道
第三,1908延平路第三水道
喝的水從那來? 臺北地區自來水水源97.5%來自新店溪水源(包括南勢溪及北勢溪之翡翠水庫)淡水河是臺北的母親河。因為19世紀淡水河的港口為台北帶來商業而興盛。新店溪。接著能源用水也靠新店溪。到現在大臺北六百多萬人的生活用水,
自來水水源: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肩負大臺北地區約390萬人口供水重任,設有長興、公館、直潭、雙溪及陽明等5座淨水場,目前出水量約為每日 250餘萬立方公尺。其中以新店溪為水源之長興、公館及直潭淨水場,出水量佔總出水量之97.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水量僅佔約2.5%之雙溪及陽明淨水場,則因位處陽明山、北投高地區,水源分散山區,對於高地供水更是功不可沒。
考量出水口地質是否穩固、管線長短、經費多寡和氣候環境等,台北城條件最平衡的水源處,最終選在岩盤穩固的新店溪中。能夠巨量蓄水、淨水與輸水的地點,公館是正解。這區海拔44公尺的小觀音山,足夠帶來自然重力流,好讓水往低處送至台北市區。
蘇芮〈一樣的月光〉:一樣的照著新店溪
淨水處理:
■攔污柵.沉砂池.取水口
■分水井
■快混.混凝池
■沉澱池
■快濾池
由無煙煤、濾砂、礫石等按照顆粒大小層層堆成濾床,濾床上有成排的渠道,可使水平緩的往下流。水中細微顆粒經由濾床砂層阻隔的作用,過濾出真正清潔乾淨的水。由於過濾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累積雜質而降低過濾效果,須進行所謂「反沖洗砂」作業,利用強力水壓將乾淨的水從濾池底部向上沖洗濾料,以清除濾層中的雜質,確保良好過濾效果。 快濾池
■清水池. 抽水站
■污水池
在淨水處理過程中,產生之沉澱淤泥及快濾反沖洗砂廢水等,均排入污水池,再利用污水泵將淤泥抽送至淤泥處理廠。淤泥在淤泥處理廠中將經由濃縮、脫水等程序,壓製成淤泥餅,並將淤泥餅以再利用方式處理,即廢料變原料,使得淨水場成為百分之百的零污染、零排放之環保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