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網路應用

Q1:在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所在縣市目前的空氣品質指標AQI數值是多少,在六級裡面屬於哪一級?

  • 空氣品質監測網
  • Q2:產生視覺化圖表(EX:下圖), 說明個人發現?可能原因 ?(測站. 測項. 時間)(EX:相同時間不同區域or 相同區域不同時間觀測值)

  • 空氣品質監測數據

  • Q3:複製以下英文, 同時寫下個人的見解
    The numbers speak for themselves.
    (統計,讓數字說話)

    AQI(Air Quality Index)是一個用於衡量空氣汙染程度的指標。通常是由不同的監測站以每小時的平均值計算而得,並且根據不同的汙染物濃度和對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將空氣品質分為六個級別。


    在AQI 裡,有五種汙染物是最重要的,分別是細懸浮微粒(PM2.5)、可吸入微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當 AQI 值越高,代表空氣汙染程度越嚴重,對我們的健康也越不好。了解 AQI 值可以讓我們知道空氣品質的好壞,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讓自己和家人都能呼吸到更健康的空氣。



    平臺提供的開放資料格式分為以下 3 類
    1. CSV(Comma Separated Values):CSV 就像是一張表格,資料是以逗號分隔的,就像我們在
    電腦中常見的表格一樣。
    2.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 是一種帶有標記的語言,就像我們在網頁上看到
    的標記或標籤,它可以用來包含資料內容,並提供描述資料的方式,就像提供說明的語句一樣。
    3.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 是一種以純文字為基礎的資料格式,它看起來很像字典或詞典,資料以欄位和內容的方式呈現,JSON 在行動應用程式開發中非常受歡迎,因為
    它簡單且易於使用,適合用來傳送資料。


    以新北市為例,從環境部下載新北市空氣品質指標 (AQI) 資料集,資料分析如下圖


    從環境部環境資料開放平臺的 API 中取得的資料表中,可以看出資料相當繁多,共有24 欄、14 列,包括:觀測時間、空氣品質指標、細懸浮微粒濃度、臭氧濃度、二氧化硫濃度、一氧化碳濃度等多項資料。

    分別是第 1 欄位 Sitename( 監測站 )、第 3 欄位 AQI( 空氣品質指標 )、第 11 欄位
    PM2.5( 細懸浮微粒 )、第 17 欄位 Publishtime( 發佈日期及時間 ),以及第 2 列到第 14 列監測
    站的顯示資訊。

    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萬物皆連網」,運用感測器和雲端運算等技術將小型電子設備互聯的網路,這些設備能互傳資料並進行通訊。它能透過感測器收集環境中的數據,然後連上網際網路,將數據發送到雲端進行分析。物聯網還能結合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來分析收集到的數據。這種設備有唯一的標示符號(UUID),能透過網路傳輸數據而無需人工操作。


    環境部在全國裝設超過8000 個空氣品質感測器( 統計至民國109 年4月),這些感測器在接收到空氣品質的相關數據後,透過網路將資料傳回環境部,環境部再將這些資料以文字及圖像的方式呈現在網站上,民眾可隨時上網查看各地的空氣品質

    物聯網的基本架構


    感知層

    感知層主要工作是接收各式各樣的資料。

    ★常見的設備為 RFID 或感測器(Sensors)。

    ★感測器能偵測環境中或人體各種數據,包括接收溫度、濕度、亮度、大氣壓力、PM2.5、心律、血壓等數值,這些都屬於感知層的範圍。


    網路層

    網路層主要工作是傳遞感知層設備所接收到的資料,或讓人們使用裝置來傳送資料或接收資料。

    ★傳送資料的管道包括有線網路及無線網路。


    應用層

    運用從感知層及網路層回傳的資料,針對各個領域做有意義的服務,以使人類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在智慧環境監控、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能源等領域皆可看到物聯網的多項應用。


    企業:物聯網為企業提供即時了解系統實際運行情況的訊息。物聯網能讓公司自動化並降低人工成本,還能減少浪費並改善產品品質,從而降低製造和交付貨物的成本。例:製造和運輸業:這些企業利用感測器與其他物聯網設備,來幫助了解機器性能、供應鏈和物流運作等各方面資訊。


    智慧環境監控

    有別於以往環境監控多仰賴人工的方式,須由專業人員至指定地點進行採樣並帶回實驗室分析後才能得到環境相關數據,現在的智慧城市已能藉由各種感測器進行空氣品質、水質、雨量等自動化監控。例如感測器可以收集光線、降雨、濕度、溫度、土壤濕度等相關數據,也能協助收集電力、自來水、天然氣等相關數據。


    智慧家庭

    智慧家庭是人們最熟悉的科技應用範圍,人們可以透過網路平台去查看或控制家中的電器設備,提升生活的便利性,甚至亦能透過各式感測器及自動化裝置使居家安全更有保障。

    智慧助理和智慧音箱能幫助家庭中的各種物聯網裝置自動化、透過電腦和手機遠端操控智能家電、燈具、嬰兒監視器、掃地機器人、智慧開關等。甚至能透過 Google Home 和 Amazon Echo 等智慧音箱,以聲控方式操控這些設備。


    智慧醫療

    而現今智慧城市中的醫療已慢慢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人們能透過穿戴式裝置隨時記錄個人健康資料,再經由雲端醫療平台與醫院做連結,提升醫生後續診斷、治療的品質。


    智慧交通

    交通的便利性及使用效率是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大重點, 例如能透過 App 或智慧型站牌查詢公車動態資訊、天氣和乘車卡片的餘額,減少時間浪費、提升使用效率; 或是能透過蒐集使用行動載具的數據,整理出活動的時間地點及移動需求,將大眾運輸做出更完善的規劃。EX:智慧路燈、智慧電表等物聯網感測器的部署,可以幫助節約能源、監控和解決環境問題,並能幫助監控交通流量。


    智慧公共安全

    智慧城市亦能守護人民生命及資產安全,例如政府建立智慧救災平台,以利在災難發生時,在最短時間內通報救災單位,以提升救災之安全及效率。


    智慧能源

    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各國除了致力於開發新能源以外,做好能源管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亦相當重要,智慧城市能透過各式感測器蒐集數據做為政策制定之依據, 並藉由自動化設備將能源作最有效率的利用。


    : 【物聯網】 什麼是物聯網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物聯網】 什麼是物聯網
    備註:
    : 物聯網】 物聯網的架構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物聯網】 物聯網的架構
    備註:
    : AI+穿戴式醫療檢測裝置 將扭轉就醫模式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AI+穿戴式醫療檢測裝置 將扭轉就醫模式
    備註:
    : AIOT不可不知…30秒認識AIOT的價值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AIOT不可不知…30秒認識AIOT的價值
    備註:
    : 物聯網初探1 4物聯網網路層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物聯網初探1 4物聯網網路層
    備註:
    : 物聯網初探1 5物聯網應用層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物聯網初探1 5物聯網應用層
    備註:
    : Webduino 10 種生活物聯網應用 上集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Webduino 10 種生活物聯網應用 上集
    備註:
    : Webduino 10 種生活物聯網應用 下集,交通篇
    班級:
    座號:
    姓名:
    標題:Webduino 10 種生活物聯網應用 下集,交通篇
    備註: